其實來這裡的新人,一般都會在報到不久後給個 talk 介紹自己的工作,可能是因為我的狀況有點特殊,也就是我一來沒多久,馬上就去慕尼黑學德文四個月,再回來時雖然說才是真正開始研究,好像也變得不太算新人。再者,這裡的老師們很隨性,老闆也沒有特別要求我給個 talk,而是一切看我自己的意思。但我又不好意思自告奮勇說我要講,所以拖著拖著就沒給,反到半年多後因為踢球的關係認識一些作實驗的,偶然的機會在會議中討論到我以前很熟悉的東西,因此乾脆邀請我去他們 group 給 talk。
Persistent spin helix (PSH) 這個東西是 2006 出現的 idea,當時是因為老張 (我的博士指導教授,我私底下都這麼稱他,聽說學弟們已經幫他升級為「小張」了,聽起來確實更加親切) 在 2006 的世界華人物理年會聽到 Shoucheng Zhang (其實我不確定這個在 Stanford 的理論大頭中文名字怎麼寫) 在談這個東西,回來立刻跟我說這件事,我才有機會即時的搭上這艘船,或者說,可能只是那艘大船後面牽引的小救生艇。作為研究生的指導教授,傳達給學生最即時的學術界消息,是很重要的。不過當時這個 idea 並不吸引我,因為對我來說那只是個我算過的東西其中一種特殊狀況而已,也因此我才有辦法在聽到後,馬上算、馬上寫、馬上丟、馬上登。現在回頭看來,還真是慶幸當時有及時登這篇。有趣的是,投稿的日期雖然比 Bernevig, Orenstein, Zhang 他們的文章晚了兩個月,但登出的時間卻只比他們慢兩個禮拜。
請獅子 (Jan Bundesmann) 幫我拍的,這時候剛要開始講, 還沒開始 high! |
扯遠了。對自己客觀的評估,我真是個愛寫文章又愛演講的囉嗦人。其實在老張的 group 八年,從傻傻的碩士生時代開始,每一次輪到我報告,我的心情幾乎都是呈現心花怒放的狀態。把自己懂的東西,細心整理,然後分享給週遭的人聽,讓他們也懂,總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情。再仔細分析這其中的快樂,似乎可以分成 (i) 談物理本來就是很愉快的、(ii) 讓人懂當然有種幫助人的愉快。顯然,每次跟小豬泥分享我的最新理解時,似乎只能享受到 (i),不過還好今天在 Ganichev 的 group 給的 talk,兩者都有享受到,對自己的表現還算滿意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